所在位置: 首页 文艺天地 新化情歌品读
新化情歌品读

新化情歌品读

   

继《诗经》之后,新化民歌从先秦起飞,从高山、河流、田野、村寨出发,从劳作、信仰、爱情发声,歌声四起,青山作答,回响千年,灿若星辰。

神奇的新化,蚩尤故里,梅山文化的发祥地,那连绵起伏的雪峰山脉和涛声依旧的资水,哺育出的民谣,粗犷激越、风趣幽默、妩媚多姿,在中华民族文化中,独树一帜,如同带刺的玫瑰,散发出扑鼻的芬芳和野性之美。

新化情歌,从心灵深处起飞的歌,妩媚动人;那丰富多彩的“赋、比、兴”,闪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。又怎能忘,一首《郎在高山打鸟玩》的陶情歌,唱响中南海,毛泽东主席聆听后,拍手称赞:泥巴里长出的歌,又甜又脆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种田要种弯弯田

 

种田要种弯弯田,

一弯弯到妹窗前。

早晚两次来看水,

先看妹来后看田。

 

 

 

品读:

山高高,水长长,层层梯田入云端。紫鹊界,这方神秘的山水,苗瑶先人不仅创造了南方稻作文化的奇迹,而且千百年来哺育出独具民俗风情的歌谣。

清晨,鸟语滴翠,溪水潺潺,肩扛锄头的哥哥,哼着小曲,走在弯弯的田丘上,是先去看春水溢满的秧田,还是探望正在竹楼上梳头的妹子呢?当然,哥哥的心里是肯定的——“先看妹来后看田”。这首情歌,以穿针引线的手法,层层递进,传递着紫鹊界哥哥深越的爱恋,趣味横生,给人无穷遐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郎唱山歌妹拣音

 

叫郎唱歌歌万千,

桶满仓流箩冒尖,

开口只唱三升又两斗,

要你贤妹拣不全。

少年哥,

妹是门前一河山溪水,

顺水撑来装歌船,

郎来放开喉咙唱几天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以歌为媒,爱情是人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。在歌谣中,数量最多、最动人心扉的是情歌,好比田里的谷子和山中的花鸟草木。这首情歌,充分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,歌中夸张的比喻,炽热的情感,可以达到唱落星星月亮的地步,令人拍手叫绝。

 

唱个山歌试妹心

 

隔河望见妹穿青,

人无言来水无声。

打个石头试深浅,

唱个山歌试妹心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每首四句,每句七字,这是汉民族民歌最基的章句格式,被称为“四句山歌”。在壮、瑶、苗等民族中也较为常见。

这是一首试探歌。清晨,杨柳依依,江水平平,只见对岸窈窕少女,拎着提篮走下河来洗衣裳;隔岸看牛的哥哥,顿生爱意,那时丢块石,唱支陶情歌,来询问对方有没有好感和情意。曾经有过相同体验的读者,读此歌时当会蓦然回首,情境难忘。

 

 

 

山歌唱得翠鸟来

 

春雨沙沙落姐怀,

山歌唱得翠鸟来。

山山树草生燕口,

坡坡桃花一夜开。

    唱得乖态妹子上门来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春雨沙沙,满山的树发了芽,满坡的桃花一夜绽放。万物勃发,那个戴着斗笠的放牛郎,唱起了醉人的山歌,逗来翩翩的翠鸟,打动远处采茶的美丽姑娘。

见物起兴,触景生情,哪个少男少女不怀春呢。

 

 

 

 

要采玫瑰莫怕刺

 

要想采珠要下海,

要想吃蜜要养蜂。

要想穿绸把蚕喂,

要想引凤栽梧桐。

要把姐的玫瑰采,

莫怕刺把手刺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民歌是劳动大众内心情感的抒发,往往是不吐不快的状况下,脱口而出。此歌,热烈而真挚,表达了梅山哥哥,勇敢追求心上人的决心,何惧玫瑰把手刺。

为了揭示人物感悟的需要,巧妙地运用了重复、排比和夸张等多种修辞技巧,以达到一咏三叹,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,很好地托起了人物形象。

 

 

 

对门山上一树槐

 

对门山上一树槐,

手攀槐树等郎来。

娘问女儿望么咯,

我望槐花几时开,

槐花开了我衣裁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新化民歌句式多样化,五句式也是常见的。这是一首相思歌:春来天了,妹登上对面的高山,每天早晨手攀槐树,等待久久未归的情郎。傍晚归家,娘探问女儿,你上山望什么?女儿轻轻回答,山上的槐树几时花开呢?是呀,当槐花绽放的时候,娘就可以为女儿裁剪新衣,把女儿喜气洋洋嫁出去了。借物咏怀、耐人寻味,好歌。

 

 

云遮日头是真心

 

桐子树开花遮不得郎的荫,

花言巧语冒好心,

当面桃红柳绿天气好,

背面秋头扮脸天转阴。

沙糖口,苦瓜心,

云遮日头是假心。

 

桐子树开花遮得郎的荫,

有好笑脸有好心,

人到知心不偏口,

马到识路不偏行。

沙糖口,芭蕉心,

云遮日头是真心?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品读:

这首歌,应该是一个少女正处于热恋之中,对哥忽冷忽热的两面态度,十分敏感。反复纠结不放心。歌中运用了见物起兴、双关,以及对比映衬等手法,很好地表现了少女对郎哥爱憎分明的态度,人物心理跃然纸上,和盘托出。桐子花开了,能得到情郎的真心吗?这也许是一种幸福的烦恼。

 

就像天上那朵云

 

情妹走路眼瞟人,

本想恋歌又怕打开那扇门。

就像天上那朵云,

又像落雨又像阴,

米汤洗衣不鲜明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这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姑娘。那天,遇上一个心怡俊郎的少年,本想情不自禁唱支陶情歌,表达一片爱慕之情,可羞答答的她又怕打开心灵那扇门,犹豫的心就像天上的那片飘忽的云,也像“米汤洗衣不鲜明”。这自然而生活化的比喻,言有尽而意无穷,给聆听者美妙的享受。

 

 

 

看看插田又转青

 

看看插田又转青,

看看姣莲长成人,

年龄只有一十六岁满,

斜眉细眼实逗人。

郎来好比浊水田里捉鱼难下手,

脚踩流沙不敢行。

哥哥几,

你浊水田里捉鱼把网撒,

脚踩流沙大胆行,

郎的一身四体妹担承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品读:

这是充满情趣的劳动生活歌。

晓燕剪剪,飞向明媚三春。斜眉细眼的十六姣莲,青春活泼,逗人怜爱。那陶情的歌好听,勤劳姣好的人儿迷人。心上的哥呀,你为何不大胆往前行。莫怕浊水,莫怕流沙,跌倒了有爱妹拉扯担承。梅山妹子,敢说敢爱,那火辣辣的一片情,像茁壮的禾苗,一夜疯长,满眼转青。

 

 

太阳出来三丈三

 

太阳出来三丈三,

情姐出来洗衣衫,

蓝衣洗得蓝闪闪,

白衣洗成珍珠衫。

蓝衣底下放兰草,

白衣底下放车香,

穿在身上十里开坛九里香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可以想像,这是一位勤劳而美丽的姑娘。早晨忙完家里活计,太阳高高已有三丈三,她来到清凌凌的河边洗衣裳,把蓝衣洗得蓝闪闪,把白色衣洗成珍珠纱,在情哥哥眼中,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。如果有几把香草压在篮底,她穿上时香气袭人,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。充满想像的人物描写,适当夸张的情感表达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 

 

还有一朵在窗前

 

六月望郎是伏天,

手托绢扇画红莲,

画了一朵像自己,

还有一朵在窗前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“时间能考验真理和爱情”。漫长的时间是如此,短促的时间不也可以考验?就物理时间而言,一天并不算很长,但就歌中天天盼望郎君归来的人物时间而论,那才是“短促生命中漫长的一天”。

这首歌,婉转含蓄,有唐诗意境。有位佳人,独守空房,整日只能在家描画红莲,绢上的一朵像自己,还有自由绽放的一朵在窗外,以物比人,忧愁绕梁,以此表达高洁的爱情,同时寄托相思之苦。

 

一根子篾吊千斤

 

一片子篾吊千斤,

情姐挂郎挂在心。

不做田里的田螺冒脑髓,

不做肠里的蚂蟥两头伸,

要做木板上打钉一个眼,

要做一棵芭蕉一条心,

一个雨点一个音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品读:

普通劳动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,感性知识,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,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体验,这就使他们有了深厚的联想能力和准确贴切的表现技能。

这首民歌,运用借喻与映衬的手法,通过“篾吊、田螺、蚂蟥、芭蕉”等自然生活中的“喻体”,表现了情姐渴望得到“要做一棵芭蕉一条心”的爱情,态度坚定不移。生活化的语言,丰富的联想,让人领略民歌的美妙和智慧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摘自《新化民歌选读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