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歌剧
《蔡和森》
(创意)
湖南大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创作背景
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,是中国共产党首倡者蔡和森同志牺牲 93 周年。
蔡和森(1895-1931),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人,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,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理论家和宣传家。是中共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届中央委员,第三、四届中央局委员,第五届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,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、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、中共两广省委书记。1913 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,期间,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,创办《湘江评论》,参加五四运动。1919 年 12 月赴法国勤工俭学。1931 年,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,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,终年 36 岁。2009 年 9 月 14 日,蔡和森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。
作为蔡和森同志诞生地的娄底,我们计划在 2021 年成功上演五幕歌舞剧《蔡和森》的基础上,进一步精细打磨,精心策划,精简为15 钟以内的小歌剧《蔡和森》(《首倡者之歌》、《伟大友谊》)。
创作思路
蔡和森的一生,是探索革命真理、争取民族独立、谋求人民幸福的一生,他把全部心血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。毛泽东曾给予崇高的评价:“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,蔡和森都做到了。”这是一个同学、同志、朋友的评价,也是一位领袖最中肯、最客观、最了不起的评价。蔡和森生命虽然短暂,但他生命的每一天,都充实、饱满而富有伟大意义,他人生走过的每一步,都闪烁着无比耀眼的光芒,他短短 36 个春秋,要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。为了适应舞台艺术的需要,小歌剧《蔡和森》(又名《首倡者之歌》或《伟大友谊》)仅选取他作为中国共产党“首倡者”与毛泽东一道,为推翻“帝、官、封”三座大山、探求民族解放道路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题材,高度集中、高度概括、高度浓缩,以小歌剧为载体,对中国共产党的首倡者进行浓墨重彩的歌颂,以期达到让后来者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砥砺前行,再续辉煌”的目的。
创作结构
重点表现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的革命故事。1920 年 7 月 6日至 10 日,以蔡和森为首的湖南新民学会的 13 名会员,经过激烈的争论,一致赞成蔡和森关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,这是第一次“明目张胆”地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,并认为党“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、宣传者”和“领袖者、先锋队、作战部”;党要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;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,就是领导工农群众,开展阶级斗争,武装夺取政权,建立无产阶级专政,最终实现共产主义。
蔡和森给国内的毛泽东写信,阐明上述主张。毛泽东当即回信,给予高度评价:“见地极当,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。”蔡和森光辉的建党思想,不仅成为以周恩来为首的旅欧总支部的建党指导思想,而且对创建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具体结构为:情景 1《风雨黄浦江》1919 年 12 月,同为湖南一师同学的毛润之在黄浦江边送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,想起“恰同学少年”的岁月,感慨万千!毛润之希望他边学习边探索中国今后的道路问题,蔡点头称是。情景 2《法兰西岁月》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日子里,蔡和森拼命钻研马克思学说,刻苦学习法文,成为新民学会中的翘楚。情景 3《革命者联盟》(蔡和森与向警予手捧《资本论》的结婚照)。情景 4《先锋队之歌》蔡和森探索和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,得到毛泽东高度肯定(重点)。情景 5《如君愿》结束。全剧由五首歌曲和简短对白组成。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。
本剧人物:蔡和森、毛泽东、向警予、葛健豪等 12 人。
创作亮点
(一)表现手法的创新性。用 15 分钟表现重大历史题材,既有歌曲也有对白,有一定难度,但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尝试。我们努力让歌曲更加优美、让舞台对白更加精炼、精彩,并在音乐、舞美、灯光诸多方面做到极致,使该剧更加生动、有趣,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,并引发思考。
(二)历史事件的真实性。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,它通过蔡和森、毛泽东、向警予、葛健豪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,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现象和中国命运的变迁。让观众看到真实的过往,感受到真实的情感。
(三)、情感共鸣的广泛性。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情感,让观众产生共鸣。只有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情感,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后,从而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,让不同年龄、文化层次的观众引起强烈的“同频共振”。
排练计划
湖南大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排练表演。
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,从时间、质量上认真组织、切实抓好落实落地。
附 1:《如君愿》歌词
走过那万水千山,走过那千难万险,
实现了大洋彼岸的梦想,实现了同学少年的心愿。
你手中的那本书,在春风里打开,
你心中的那面旗,在蓝天上漫卷。
又是这岁月更新,又是这阳光灿烂,
迎来了风光无限的征途,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期盼。
你手中的那本书,在太阳下咏诵,
你心中的那面旗,在歌声里鲜艳。
初心不能忘,精神永流传,
使命须牢记,奋斗续新篇。
我们把你歌唱,告慰九泉,
我们把你怀念,山高水远!
附 2:编剧、词家简介
歌词作家 音乐评论家 周飞跃
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,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,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委员会副会长,省音乐评论委员会理事。
父母皆为军人,本人亦属行伍出身,湖南师大研究生结业。曾当过知青、执过教鞭、干过基层党委书记。1985 年开始爱上音乐文学,工作之余笔耕不辍。30 年来,创作歌词作品 800 余首,撰写音乐评论 40 余篇,出版个人歌词专集《我的云山》一部,录制作词歌曲光碟 3 张,歌曲 MTV7 部。作词歌曲《别翻我的小抽屉》入选人民音乐出版社《中学音乐教学补充教材》,在省电台播出;《师恩难忘》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。有《湘绣天下美》、《沧浪歌》、《庄周梦蝶》、《八千湘女上天山》、《春风告诉我》等百余首词作在《词刊》、《歌曲》、《广播歌选》、《音乐教育与创作》、《上海歌词》、《湖北音乐文学》等国家级、省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奖。为湖南人和律师事务所、长沙马王堆管理处、南岳风景区等单位创作过多首行业歌曲。为电影《金馆》、《许家糖铺》、《单亲宝贝》写过主题歌。在《词刊》、《湖南文化报》、《音乐教育与创作》、《创作与评论》、《音乐评论》发表过多篇音乐文学评论。
2006 年和 2014 年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2013 年获邵阳市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,多次获武冈市级文学艺术奖。2012 年组建湖南省县、市、区级第一家音乐文学学会——武冈市音乐文学学会,被推举为该学会主席。
(原载湖南《音乐教育与创作》2015 年第 4 期封二)